1. 首页 > 热点资讯

刘备骗走曹操五万精兵,为何却无人叛变(刘备为什么骗曹操五万精兵)

刘备确实“窃”取了曹操的徐州,但是,刘备没有,也不可能窃取曹军精兵。

“窃”曹操的精兵有多难?

《三国演义》曾有一个情节:刘备与朱灵、路昭一起阻截袁术。事后,刘备又以领导身份,吞并了朱灵、路昭的军队,让两位光杆司令回去了。

演义又借荀彧之口,回答了刘备夺兵的原因:“权归刘备,二人亦无奈何”。

那么,正史中,朱灵等人的兵真的这么好夺走吗?

巧了,正史上,朱灵的兵还真的被人“窃”走过。

“窃”走朱灵兵马的,不是别人,正是曹操本人···

《三国志.于禁传》记载:曹操不喜欢朱灵,想夺了朱灵的兵马。曹操认为于禁威重,便令于禁带着数十骑,带着曹操的指示,闯入朱灵大营,夺取朱灵的军队。由于于禁威重,朱灵及其部众“莫敢动”,于禁由此夺了朱灵的军队,并让朱灵作了自己的部下督。

惜字如金的《三国志》花了小半段的篇幅来介绍此事,并以此作为于禁威严的主要依据之一。

即便是曹操要夺朱灵的兵,也不能随便行事,要想保证朱灵及所部“莫敢动”,还需要借助于禁的威严和果断。

刘备骗走曹操五万精兵,为何却无人叛变(刘备为什么骗曹操五万精兵)

当时,曹操集团的部队,多是众将的募兵。

这些募兵与将领之间的依附关系极强,很难进行改编。

当曹操不能亲征时,会令人“督”众将。

但是,所谓“督”,也只是“督”众将,督军不能打散、夺取将领们的部队!

刘备,只是奉命临时“督”朱灵,如何能“窃”走朱灵等人的部队呢?

随刘备造反的兵从何而来?

《三国志.先主传》对刘备造反的记载是:“灵等还”,刘备杀徐州刺史,造反。

“灵等还”,当然不是随手订张火车票走的,他们当然是带着部队先走的。

那么,刘备造反的兵马,从何而来呢?

1、刘备自己有本部兵马。

与曹军众将一样,刘备也是有自己部队的。

刘备被吕布击败后,收集散卒,并率军与曹操一起参加了对吕布的围攻。

刘备骗走曹操五万精兵,为何却无人叛变(刘备为什么骗曹操五万精兵)

归顺曹操后,与张辽一样,刘备自己的部队,当然也是继续跟着自己的。

2、不满曹操的徐州本地豪强军队。

东海昌霸反,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,众数数万。——《三国志.先主传》。

曹操讨灭吕布后,在徐州的统治并不稳定。

徐州,当时主要由臧霸、昌霸、陈登都地方豪强“半自治”,曹操本部的实力并不强。

或许是当年曹操征陶谦时杀伐太重,当地豪强对曹操的忠诚度并不高。

尤其是东海郡太守昌霸。曹操曾“五攻昌霸不下”,昌霸反曹操的次数比刘备还多!

或许是刘备在徐州基础不错,徐州郡县的豪强响应者很多,很快,刘备的兵马就发展到数万人。

不堪一战

官渡之战时,曹操自己不过万把人,如果刘备真搞了5万精兵,可以直接“A”许昌了。

事实是:刘备所部,除了他的本部兵马,大多是豪强所率的地方武装。

这些地方武装,一则战斗力不强,二则他们与刘备之间,也只是松散的合作关系。

而下邳等地的城防,也在曹操讨吕布时遭到严重破坏,难以为凭。

因此,刘备的实力非常弱。

刘备骗走曹操五万精兵,为何却无人叛变(刘备为什么骗曹操五万精兵)

曹操一开始都没打算亲征,只是派王忠、刘岱攻之。

而当曹操亲征时,刘备当月就被击破!

曹操讨伐刘备时,田丰劝袁绍“举兵袭其后”,袁绍未及采纳。

其实,刘备自己败得这么快,袁绍怎么来得及呢?

2月,曹操征刘备时,袁已驻兵黎阳,并令颜良围攻白马,人家也不是没有“袭其后”,也不是没有来帮忙。(讽刺的是:4月,杀掉颜良的,正是本属刘备的关羽!)

刘备骗走曹操五万精兵,为何却无人叛变(刘备为什么骗曹操五万精兵)

刘备败得这么快,这口锅还真不能甩给人家袁绍!

关键是:刘备军,实在太不堪一战了!

曹操从此事吸收的教训:更成熟的“都督制”

尽管曹操”有惊无险“地平定了刘备,但刘备造反一事,仍给曹操敲响了警钟。

此后,当曹操不能亲征,需要委人“督”众军时,做出了一些调整。

1、对“都督”人选的调整。

曹操对刘备是不错的,“出则同舆,坐则同席”,甚至还令他督军作战。

可是,一旦获得机会,刘备仍然造反!

曹操吸取了教训。

此后,曹操不能亲征时,“督军”,主要由曹仁、夏侯惇、夏侯渊等本家人担任。

当诸夏侯曹不够用时,曹操也多使用赵俨、薛悌等文官出身,缺乏基础的“亲信”为护军。

2、对“都督”的防范。

刘备骗走曹操五万精兵,为何却无人叛变(刘备为什么骗曹操五万精兵)

刘备此次“督”师出征,是带着家人的。他的两个夫人一直在他身边。

这说明:曹操对刘备没有进行基本的防范。

此后,外出作战的都督、将领,都需要把家属留下,作为人质。

此后,即便曹操、曹丕与汉帝矛盾更加深刻,但是,除了马超这种“坑爹”的狠角色,再也没有督者拿着“衣带诏”之类的东西作乱了。

刘备袭徐州造反,本就基础薄弱,缺乏实力。从一开始,他的造反成功的希望就寄于袁绍、曹操之间的矛盾,自己并没有把握命运的资本。

不过,即使没有把握,遇到机会时也要敢打敢闯,是刘备的枭雄本色。

曹操,在此次事变中“有惊无险”,但仍能吸取教训,愈发成熟。英雄的学习能力可见一斑!

曹操、刘备,皆英雄!

三国的历史,因此精彩纷呈。

本文由站内用户发布,不代表幻尘说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!欢迎转载分享!

联系我们

官方qq:97-54-50-311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